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及實例。

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1.0

在計算個人入息稅或薪俸稅時,常會聽到標準稅一詞,個人入息要達到一個極高的水平才會繳付標準稅。以2019/20課稅年度計,一位沒有供養父母或妻兒的三無人士要超過2,022,000元年度入息,或合併報稅的雙無夫妻 (沒有供養父母或兒女),則需要合共3,144,000元入息才有機會交標準稅。

「扣除」和「免稅額」

個人入息稅或薪俸稅之中,有兩大類可供減免應課稅收入的項目,分別為「扣除」和「免稅額」。

扣除的部份都是一些實報實銷、原意是用作扣除為賺取入息而衍生的開支,例如強積金和個人進修開支等。後來可能是為了推廣「老有所依」和「未雨綢繆」等概念,加入了各種退休計劃的項目,例如上週提及的可扣稅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及強積金。

幾乎隔年便會宣布調高的「免稅額」則屬於定額項目,納稅人當符合特定條款便可以選擇填報,例如供養未滿18歲子女、年過55歲父母或較高免稅額的年過60歲父母等。

標準稅

對於普通打工仔來說,無論是「扣除」或「免稅額」其實也沒有分別,全數都可以受惠。不過,當計算標準稅時只能計算「扣除」項目而不會計算「免稅額」,須以標準稅評稅的超高收入人士便大有分別了。上週提及的可扣稅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屬於可扣除項目,因此,無論是處於稅階或標準稅的納稅人也可受惠。

稅款的計算

計算個人入息稅或薪俸稅時,將採用以下方式評稅並取其較低者,最後減去早前提及的稅務寛免,便是今年度要繳的稅款了。

  1. 將應課稅入息(總入息 – 扣除 – 免稅額)以稅階計算。2019/20年度的首四個稅階為各5萬元,稅率分別為2%6%10%14%,其後將以17%計算
  2. 將淨入息(總入息 – 扣除)乘以標準稅稅率。2019/20年度的標準稅稅率是15%

子非魚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879/20200317/841623

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


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2.0

2017/18課稅年度前,已婚人士如想選擇個人入息稅的話,便只能合併在同一份個人入息稅稅單。譬如兩夫妻,丈夫有打工、營運獨資業務及收租物業,妻子有打工及一間收租物業,便只有以下兩種評稅組合。在計算各組合的稅款及扣減該年的稅務寛免後,繳付最低總稅款的組合。

繳稅組合

  1. 合併評稅,兩夫妻所有入息均以同一份個人入息稅計算
  2. 分開評稅,以丈夫的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妻子以薪俸稅及物業稅計算

分開評稅的缺點

在舊制裏,無論用那一種組合繳稅,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假設當年有提供個人入息稅、薪俸稅及利得稅三種稅務寛免,每項2萬元的話,合併評稅只會獲得一份2萬元寛免,而分開評稅則可取得丈夫的薪俸、利得稅及太太的薪俸稅 3份合共6萬元的寛免。分開評稅便有很大機會較合併評稅有利,即是雙方各自以自己的薪俸稅、 利得稅及物業稅繳付稅款。這種組合最大的影響是太太收租物業的利息開支,由於該筆開支不能在物業稅中扣除而只能在個人入息稅中扣除,當以分開評稅計算時,這筆款項便不能減少稅款了。

合併評稅的缺點

另一情況,如合併個人入息稅計算較為著數的話,雖看似可取得所有扣除及免稅額等,但內裏卻隱藏了一個更大的伏位。由於每張個人入息稅稅單只有一條稅階,當未結婚時,兩人各自報一份個人入息稅,便各有首20萬相對低稅的稅階(每級5萬,稅率分別為2%6%10%14%),減去所有扣除及免稅額後,剩餘的首20萬元入息只需繳付1.6萬元稅(平均8%),再剩餘的才要繳付最高的17%稅階。當婚後合併報稅,便少了一條稅階,原本可繳付低稅的其中20萬元入息便直接跳上了17%稅階,因而多繳1.8萬元稅款。

以上的情況,在2018/19年的報稅年度起有所變化,下期再續。

子非魚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879/20200324/843264/


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3.0

自2018/19年課稅年度實施了兩大改革,分別為利得稅兩級制的的新規定。

對有業務收入人士屬一大喜訊。利得稅有分屬於「法團」或「法團以外」的業務,概括來說法團即有限公司,法團以外即無限公司及其他利潤。在未有分級制前,前者的利得稅為16.5%,後者為15%。2018/19年起的分級制類似薪俸稅稅階,業務的首200萬元利潤稅率減半,即有限公司首200萬元利潤稅率為8.25%,其後16.5%,而非有限公司則為7.5%及15%。

利得稅兩級制前

一個年度打工入息13.2萬元的三無單身人士便開始進入稅階。假如他另外有一份獨資非有限公司業務,年收入達90萬元,以個人入息稅計算,業務收入的首20萬元依稅階繳1.6萬元,其後的70萬元需繳17%即11.9萬元,總共13.5萬元。以分開評稅的情況計算,他的薪俸稅稅款為0元,分級制前,業務利潤須繳付15%的利得稅,稅款也是13.5萬元,總數與個人入息稅相同。以他的情況,業務收入多於90萬元時便應分開評稅,反之便應用個人入息稅。

利得稅兩級制後

當分級制實施後,法團以外人士首200萬元業務收入的稅率只是7.5%,比個人入息稅的第三個稅階10%更低。因此,如一位三無單身人士的年度打工收入超過第二稅階即232,000元時,他另外的業務收入如以個人入息稅計算,將超過10%稅率,比利得稅第一稅階更高,這情況便應分開評稅。

已婚人士各自用個人入息稅評稅

2018/19年度另一大改革是容許已婚人士各以自己的入息申報及計算個人入息稅,但舊制的合併方式仍然有效。新制下將產生以下的組合,下期詳談。

(一) 兩夫妻的所有入息合併,並以一份個人入息稅計算
(二) 兩夫妻名下的所有入息,分別以各自的個人入息稅計算
(三) 一人以個人入息稅計算,另一人以薪俸稅、物業稅及利得稅計算
(四) 兩人均以各自的薪俸稅、物業稅及利得稅計算

子非魚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879/20200331/844902/


個人入息稅的計算方法(實例)

自2018/19年度起,兩夫妻可在分開評稅時仍然保留各自的個人入息稅評稅,不少有多種收入來源的家庭將因而受惠。其中一個相輔相承的原因是同年開始的利得稅分級制,對於有打工,亦有有限公司業務收入的高收入人士來說,非有限公司首200萬元收入的利得稅以7.5%計算,應低於他在個人入息稅所處的稅階。當分開評稅時,這筆業務收入需繳的稅款便少了很多。加上近幾年經常推行的稅務寛減,拆單後每張稅單可各享一次稅務寛免就更加著數了。

實際例子

就以2019/20年度為例,一對沒有父母及子女需要供養的夫妻,他們可以有各自13.2萬元或合共26.4萬元免稅額。以年度計,假如丈夫有60萬元薪金及10萬元業務收入,太太有12萬元薪金及30萬元租金收入(沒利息開支)的話,他們的各種稅款如下:

A. 兩人合併報稅,合共117,320元
B. 丈夫的個人入息稅78,560元
C. 太太的個人入息稅20,760元
D. 丈夫的薪俸稅61,560元及利得稅7,500元合共69,060元
E. 太太的薪俸稅0元,物業稅36,000元合共36,000元

應繳稅款

就以上各種稅項,可得出以下組合:A=117,320元;B+C=99,320元;B+E=114,560元;C+D=89,820元及;D+E= 105,060元。因此,他們的最佳組合是C. 太太的個人入息稅加上D. 丈夫的分開評稅,合共89,820元。而在舊制下,他們只可能用組合A或(D+E)之較低者即105,060元,新制下他們節省了15,240元。

有人也許會問,既然稅局會計算所有組合後才向納稅人發出其中最抵方案的稅單,那自己便不用埋頭苦算吧?事實上,雖然納稅人必須如實申報所有入息及扣稅,但也有一些空間讓納稅人作出選擇。下期再續。

子非魚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879/20200407/846408/

延伸閱讀: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左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

返回主頁 按揭學堂


若想知哪間銀行按揭利率最平,現金回贈最高,即時留言,索取最新情報!

請核對聯絡電話是否正確,謝謝。


關於星之谷

星之谷按揭轉介歷年來與全港銀行合作,為客戶免費介紹最低利率、最高回贈的按揭計劃,解決置業路上的疑難及痛點。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只想把所識和所想,向客人分享。公司的獎項和里程碑:

詳情請瀏覽星之谷按揭轉介網頁:https://starpagency.com


按揭入門

按揭成數 | 9成按揭 | 銀行及中介按揭回贈計算方法

按揭回贈比較 | 按揭利率比較 | 按揭年期

按揭保險 | 按揭保費折扣 |HKMC和QBE批核標準

壓力測試 | 供款與入息比率DTI | 壓力測試花紅 | 按揭花紅打折

非固定收入按揭H按 VS P按 | 申請按揭文件

一手新樓按揭即供 vs 建築期

轉按 | 罰息期 | 甩名 / 轉名 | 現契重按

擔保人印花稅 / SSD / BSD |

自僱按揭 | 自住變出租按揭 | 物業估價

居屋按揭 | 居屋轉按套現失政府擔保 | 居屋屋苑首次發售日期一覽

唐樓按揭 | 村屋按揭 | 工廈按揭 | 車位按揭

Mortgage Link  | 凶宅按揭 | 遺產按揭 | 銀主盤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