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有手文之誤,最後一段應為「物業巿值1135萬港元,賬面賺了21%」。不少國家都有實施資產增值稅,賣樓賺錢需繳一定稅款,計算方法通常是將賣出價減去買入價,所得利潤乘以相應的稅率。有些國家會因應賣出物業的原本用途,例如自住或收租(投資),或賣樓所得用作換樓而考慮收取較低稅率甚至豁免繳稅。

匯跌價升(上)【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過去兩年不少港人考慮移民,港人喜歡買樓,移民的首要考慮自然是到當地置業。

戶口涉大額現金存入 英國銀行落閘拒批按揭【星之谷專欄-香港01】
近年不少港人在英國置業,漸漸感受到當地按揭審批極重視資金來源,與香港銀行關注入息截然不同。近期筆者經手兩宗英國按揭轉介個案中,兩位申請人都在資金來源上未能令英國銀行信服,按揭遭到拒批,值得有意買英國樓人士借鏡。

Getting mortgage pre-approval to ensure a safe landing on your dream home in the UK【星之谷專欄-南華早報】
Hongkongers have emerged as among the most aggressive buyers of UK property, snapping up more than £305.6 million (US$430 million) of prime London homes in 2020. This tre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under a new wave of emigration, as BN(O) passport holders are allowed to live in the UK under the new visa scheme.

英國發展商左手交右手慳稅 一手樓按揭易「炒車」向經紀要求釐清業權【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香港人買英國樓已成潮流,而且大部分人都會申請按揭,據統計每10個人,便有7個人會做。當地新樓申請按揭並不困難,只要入息過關,經紀都會拍心口保證銀行必批75%按揭。但原來英國一手樓市場存在港人不常遇見的「另類業權問題」,有機會令按揭觸礁。

英國推95%按揭擔保助首置 港人參與條件:必須自住及有英國本地收入【星之谷專欄-東方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英國樓市冰封,當地政府為刺激樓市,早前延長「印花稅假期」(Stamp Duty Holiday),最新更推出協助首置客上車的「Mortgage Gurantee」,擔保銀行向準買家貸款,目前共7間參與。香港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移民人士能否參加?」

擊破英國買樓痛點 一招「按揭預批」 安心置業【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不少港人近月籌備移居英國,事前紛紛都在當地買樓置業,惟比起揀選心儀物業,向當地銀行申請按揭才是最頭痛一環,不過有一招港人本地買樓常用的招數,原來可以將這個痛點瞬間擊破。

Planning to apply for a UK mortgage? Watch your spending and choose property wisely【星之谷專欄-南華早報】
You can apply for a UK mortgage directly from a Hong Kong bank, but only for properties in London’s zones 1 and 2. As most Hongkongers purchase UK property for buy-to-let purposes, applying for a buy-to-let mortgage is an alternative route.

英國樓藏「魔鬼條款」 地租每年加一倍?【星之谷專欄-蘋果日報】
在香港,人人都是買樓專家,普遍都知道地租(Rent)是雜費,不足為道。但在英國買樓,地租(Ground Rent)是一個需正視的問題,近年英國也發生不少醜聞,港人一不留神,隨時蝕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