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2023已於8月中截止申請,大約收到約18萬份申請書。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今期居屋申請正值樓巿低潮,申請人數屬近年低位。相反來看,申請人獲邀揀樓的機會大增,今期開始簡介今期各屋苑的概況。
按揭封頂利率【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樓巿已淡靜了好一段日子,樓價徐徐下跌之餘,成交亦相當疏落。這段樓巿下行期,大約在今年4月尾開始,大約是本港全面通關後兩個月左右。
非住宅物業巿場(五)【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工商物業按揭,銀行近日在估價和按揭成數採取極保守的態度,力保物業在扣除按揭後的淨資產值維持在高水平。將來若業主斷供而需收樓拍賣時,銀行確保能取回按揭貸款。
非住宅物業巿場(四) 【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置業少不免要做按揭,按揭制度、銀行和估價行對物業巿場的取態就變得關鍵了。非住宅按揭成數,在2020年8月由最高4成上調至5成,並在剛剛7月初跟住宅放寬按揭時進一步放寬。非住宅物業最新可借最高6成按揭。
非住宅物業巿場(二) 【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政府的印花稅第一招是2010年底的額外印花稅,當時受影響的只有住宅物業,不少投資者便轉跑道至非住宅物業。
非住宅物業巿場【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三年多的疫情,來港遊客數量減至近零,依靠旅客意的零售和飲食業都受到重創。開關之時,遊客區的舖位只剩不多於一半有人營運。在工廠區、住宅區的商舖使用率未有太大影響,但不少都在求變。
按揭放寬 (四)【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按揭放寬系列來到第四篇,也代表已放寬了約一個月(上月7月7日放寬),土地註冊署7月份的所有類別買賣登記數是4,433宗。由於註冊買賣合約的死線是簽訂臨約後的一個月,7月份的買賣登記數目反映的主要是6月份簽訂臨約的買賣情況。新制後首月的買賣數量,要到下月初才會有確實數據。
按揭放寬 (三)【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在舊制下如未能因估價上升或補回首期差額的高成數按揭借款人,在轉按時需再付一次昂貴的按揭保險費。雖然近數月來按揭回贈大幅提升,但這情況下轉按一來一回所剩無幾,白費時間和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