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星期,樓巿最熱門的話題相信是某新盤因混凝土質量問題,導致延遲交樓的個案。

交吉買樓,臨成交前租客不肯走【星之谷專欄-蘋果日報】
買樓「伏」位處處,但有些「伏」,可能完全意想不到。網上討論區有位網友大呻,早兩個月前買樓自住,屋內原租客的租約本身在成交日前便完結,原業主已經通知他要搬走。雙方亦已簽訂了正式買賣合約(俗稱必買必賣合約),豈料在關鍵收樓階段,租客突然租霸上身,拒絕搬走,單位未能交吉。

未來三個月可能是上車最後機會-「供樓平過租樓」重現【星之谷專欄-蘋果日報】
近期樓市顯著復蘇,反彈勢頭較以往強勁,現象包括業主瘋狂反價、銀行估價拾級攀升、發展商推出新盤陸續提價,不過很多人仍過份擔憂中美貿易戰風險,深信現時只是樓市小陽春。筆者希望提醒一眾準上車人士,未來3個月可能是上車的最後機會了。

中小型發展商今年主導新樓盤,對樓價的啟示?【星之谷專欄-經濟通】
【經濟通-星之谷專欄】《樓宇百科》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今年可供出售新盤中,六大發展商只佔其中29%,中資及中小型發展商佔71%,這個比例對香港樓價有甚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