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

拆解金管局新招 非住宅按揭成數懶人包【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疫情下工廈、商廈面臨寒冬,金管局8月突然出招救市,宣布放寬融資上限,普遍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升一成,本文將會拆解箇中細節。

按息不跌反升 銀行水浸只屬短錢 減回贈增邊際利潤【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美國聯邦儲備局早前表示將維持接近零息至2022年底,香港銀行總結餘及廣義貨幣供應(M3)等指標都顯示本地銀行業水浸。明明大環境是超級量化寬鬆政策(QE),為何某間大型銀行近月反而兩度加按揭利率,兼削減現金回贈,是否反映對樓市和經濟悲觀?

銀行業無意撤回 Mortgage Link 收緊優惠僅個別行動【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某本地大型銀行近期突然轉趨保守,新造按揭不再附送按揭儲蓄掛鈎戶口 (Mortgage Link),現有客戶高息存款亦設200萬元上限。究竟這個動作會否成為銀行業新趨勢?對整體按揭市場又有何影響?

放寬商舖按揭機會大不大?最少存五大挑戰【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本地疫情稍微舒緩,但經營環境依舊嚴峻,很多中小企因未能交租而導致結業及裁員。雖然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紓困,但始終難解最大現金流支出——每月舖租。社會上有聲音呼籲政府放寬商舖按揭成數,讓店主可以買舖自用,毋須交租,但筆者認為建議最少面對五大挑戰。
按揭現金回贈進入零時代?
2020 年4月28日

還息不還本(上)-了解按揭的原理【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在農歷新年前後,新冠肺炎疫情急趨嚴峻,澳門銀行公會在假期後宣布各會員銀行可與客戶共渡時艱,按揭客戶可申請六個月寛限,只還息不還本。

我們離「沙士」有多遠?疫市買樓策略【星之谷專欄-蘋果日報】
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或勾起中年人2003年「沙士」慘痛經歷,除了不幸逝去的人,還有崩潰的樓市。17年後香港再面臨同樣的事情,有甚麼我們應該要學會?趁勢「疫市」撈底買樓,又應該如何部署?

發展商按揭難甩走 剖析個案「死因」【星之谷專欄-蘋果日報】
一群港人,寧願申請發展商二按捱貴息,都要堅持上車,本身荷包已經漸乾塘,但久旱逢甘露,政府去年放寬按揭保險成數規限,這群業主紛紛轉按到銀行享受低息,殊不知因為種種原因,部份人未能脫離發展商二按枷鎖,情況相當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