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中一宗爭產案引起全城關注,涉事7,000萬元豪宅更一度是風眼。死者母親近日已入稟高等法院,禁止身為豪宅業主的疑犯出售或轉讓物業,聲稱該疑犯實際只是代持物業,意味住宅背後真正業主其實是被殺害的女兒。雖然該案尚未開始審判,但假設最終死者母親勝訴,並進一步取回豪宅業權,反而會面臨龐大稅務責任。
揭物業低價交易原因 3類近親轉讓大起底《星之谷專欄 – 經濟一週》
香港近期股、樓齊跌,大家心情難免受到影響。一眾業主打開樓盤成交網站,看到同一屋苑的單位成交價接連下挫,更「食龍肉都無味」。不過即使有遠低於市價的成交,也未必完全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因為部分交易可能是業主為物業甩名或轉讓予近親的操作,為此,業主要學懂如何分別哪些交易才是真正的成交。
【2022放寬按揭成數】新成數甩名套現操作實例
2022年3月1日
【按揭財技】透過物業加名,重做8成按揭
2021年12月30日
拉長成交期甩名 恢復一方首置身分再入市【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眾所周知在香港置業,以首置身分入市非常「划算」。不少夫婦聯名買入物業後,如計劃再次置業,先生或太太其中一方普遍會先甩名,恢復首置身分後再入市。惟甩名後原有物業須重造按揭,單靠先生或太太一方入息未必夠計,筆者建議可考慮拉長甩名成交期,接收物業者如在此段期間有加人工,亦有助申請新購物業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