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保質疑估價

按保質疑估價索室內相 如何拆彈?【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常識告訴我們,買樓時就算買入價高於銀行估價,銀行一般都會以前者來計算按揭貸款額。惟準業主申請高達8成至9成高成數按揭時,按揭保險公司也會自行估價。若果買入價與估價兩者相差太大,原來按揭保險公司有機會向準業主索取單位相片,查證單位價格是否合理。業主遇到這些情況時,又應該如何處理呢?

Joint Tenancy

拉長成交期甩名 恢復一方首置身分再入市【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眾所周知在香港置業,以首置身分入市非常「划算」。不少夫婦聯名買入物業後,如計劃再次置業,先生或太太其中一方普遍會先甩名,恢復首置身分後再入市。惟甩名後原有物業須重造按揭,單靠先生或太太一方入息未必夠計,筆者建議可考慮拉長甩名成交期,接收物業者如在此段期間有加人工,亦有助申請新購物業按揭。

End of MIP

傳中央有意整頓地產格局 高成數按揭會否迎來終結【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市傳中央要求香港地產商協助解決房屋問題,「改變遊戲規則」的消息甚囂塵上。近日地產股率先捱沽,摩根士丹利報告更預言,2022年底前樓市將大跌20%,銀行及政府會否於市場動盪下收緊按揭成為焦點。筆者認為,銀行利用估價機制調整貸款額,已能對沖樓價下行風險,而政府取消高成數按揭的可能性亦偏低。

於傳出中央擬整頓香港地產格局消息之際,筆者便思考,政府會否取消2019年放寬的新成數按揭,變回600萬元以上樓不能造高成數按揭?

mortgage approvals

按揭保險 銀行審慎【星之谷專欄 – 頭條日報】

自2019年10月放寛按揭保險適用的樓價範圍及成數後(林鄭Plan),金管局並未有就按揭制度作出新的大動作。

銀行及按揭保險公司的取態隨著疫情及經濟情況時而放鬆時而收緊,讀者如發現自己屬於下列情況,要先有兩手準備,例如多找一個擔保人作為後備方案。

報稅

高成數按揭審批嚴謹 過關必備2大入息證明【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近年政府放寛高成數物業按揭後,隨即成為首置人士「上車」的一大助力。惟相比六成或以下按揭,申請高成數按揭所需的入息證明文件更嚴謹,除繳交糧單及銀行過數紀錄予銀行外,更要經過按揭保險公司的多一重審批,其中需要提供稅單及強積金(MPF)供款紀錄以供查核。

自僱人士建期申請高成數按揭

自僱人士 如何在建期申請高成數按揭【星之谷專欄-經濟一週】

受惠本港疫情趨穩,積壓已久的樓市剛需近月急速釋放,帶動多個新盛認購數目創下紀錄新高。筆者留意到,不少買家為利用高成數按揭「上車」,傾向選擇建期供款。建期一般長達一至兩年,其中自僱人士應如何於期內「執好盤數」,確保入息證明充足,於收樓時安全上會?今期筆者為讀者一一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