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未婚、無長者需照僱、無子女的三無打工仔來說,只有區區13.2萬個個人入息免稅額,入息超過此數就會墮入稅網。本港的薪俸稅、個人入息稅採用累進稅制,又名稅階,第一級稅階是減去免額額及其他扣除後的首5萬元,只需繳付2%收入,其後每5萬元稅階分別為6%、10%及14%,當入息超過最後一級稅階,就有高達17%收入需要繳稅。
遺失樓契非世界末日 拆解按揭「急救」方法《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樓契屬極其重要的文件,但經常有人大意遺失,當需要資金周轉時,業主不能到銀行申請現契套現,改為向財務公司借貴息。其實,即使遺失樓契,不等於是世界末日,尚有不少方法可以補救。
調升最優惠利率 【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美國議息後加息0.25厘,自去年3月的加息周期起計,加息10次合共5厘。本港大型銀行亦隨之將最優惠利率調升0.125厘,期間本港多次沒有跟足甚至沒有跟隨,本港只合共加息0.75厘。
租金收入助申請按揭注意事項《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要闖過銀行按揭壓力測試,業主除了靠增加工作收入、壓低供款與入息比率外,還可以用出租物業租金「泵大」入息。但原來有關租金水平一旦過低,遠遠偏離市價,有機會弄巧反拙,令按揭申請受阻。
再有深水炸彈 飛揚1期買家如何自處《星之谷專欄 – Bossmind》
熟悉樓市的人都會聽過這句話:新盤早買早享受,因為發展商的首批單位都會預留「水位」,之後的價單會越來越貴,因此日後物業升值,最早入主的買家就有較多的套利空間;然而,這做法並非萬試萬靈。近期發展商推出新盤,部份項目定價都有所調低,反映出發展商不同的銷售策略。
直擊房協長者屋內櫳 施財技增現金流《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房協第三個「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項目——位於紅磡的豐頤居,已開放示範單位,長者最低只需付約120萬元租住權費及符合資產條件便可住一世。筆者早前直擊單位內櫳,相信其設計適合中產人士安置家中長者,如果配合財技更可以增加財政流動性。
下調印花稅【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2023-24財政預算案中,對樓巿最重磅的消息是下調從價印花稅稅率,即日生效。以往加辣時,都會即日在政府一站通網頁更新,最多外加備註「尚待正式通過」,但在昨日截稿前,還未見有任何更新,讀者想查閱有關資訊,最正式的渠道是《2023-24政府財政預算案》網頁。
公私營房屋用地【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政府於2018年改革新批住宅用地的公私營比例,由公、私營住宅比例6:4改為7:3。當年社會意見都說遠水不能救近火,說著說著4年過去了,改革後的第一批土地應差不多已落成。
簡約公屋【星之谷專欄-頭條日報】
近日社會最關注的房屋議題是「簡約公屋」,當中最大爭議的是造價及選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