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星期介紹了新經濟下衍生的GameFi遊戲。原本一連三篇介紹完就暫告一段落,但美國在5月5日宣布重手加息0.5厘,虛擬貨幣巿場的震盪比股巿有過之而無不及。數天內,龍頭虛幣bitcoin 一度下跌約4成,而上周更有其中一種號稱穩定幣(兌美元長期保持約1兌1)的UST (Terra),因受到追擊而兌勾,現已跌至約0.18美元。
減稅套現輕鬆實現?盤點1%業權轉讓四大功能《星之谷專欄 – 經濟一週》
物業的業權轉,讓除了如字面意思,用作轉讓物業之用外,更可當作財技使用。透過轉讓1%業權,便可以拉高估價轉按套現、減少印花稅支出、預防配偶賣樓等,功能甚豐。然而,個別用途因被業主濫用,而受到更嚴格管制,本文將拆解業權轉讓的常見功能及陷阱,助讀者避開箇中伏位,達成財技目標。
新興經濟GameFi (下)【星之谷專欄 – 頭條日報】
GameFi遊戲的營運商是依靠玩家購買道具或代幣來升級,遊戲的熱度由傳統的玩家主導變成玩家及靠遊戲賺錢的農夫兩者一起提升。
轉移港資產到英國 要避開滙款制陷阱【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上回筆者提到,移居英國人士只要採用「滙款制」(Remittance Basis)而不是全球納稅制(Arising Basis)方式申報海外收入,並聲稱自己居住地仍然是香港,就能夠避開當地全球稅,當中慳得最多的是物業資產增值稅(18%至28%),非物業投資增值稅(10%至18%)及股息稅(8.75%至39.35%)。但假如移民人士最終仍希望將資金轉移至英國,就要留意如何避開「滙款制」的陷阱。
加息週期逼到埋身!選用定息按揭更著數《星之谷專欄 – 經濟一週》
環球市場受高通脹困擾,各地央行加息的呼聲漸高,美國步入加息週期更似是如箭在弦。港息與美息走勢一脈相承,未來很大機會雙雙上揚,現階段香港業主應否防患未然,捨最熱門的H按計劃不用,直奔定息按揭懷抱?
新興經濟GameFi (中)【星之谷專欄 – 頭條日報】
不少人會問,為何會有人購買道具升級竉物打競技場,而另一隻邊跑邊賺代幣的遊戲,究竟是誰在花錢買代幣?這些花錢玩遊戲的心態要從歷史講起。
新興經濟GameFi (上)【星之谷專欄 – 頭條日報】
除了投資NFT外,虛幣界也興起了另一股名為GameFi / Play to Earn(邊玩邊賺)的熱潮,這股熱潮比起NFT增長得更快。其主要原因是GameFi遊戲能給與玩家幾乎即時的收入,而且入場門檻相對地低,不像炒賣NFT般需要百萬家財和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移英賣港樓怕被徵辣稅?簡易一招合法避稅《星之谷專欄 – 經濟一週》
移民外國,稅率定為主要考慮之一, 特別是資產豐厚一族。移民大熱的英國實行全球徵稅制度,國民出售香港物業須繳交資產增值稅,最高可達增值部分的28%,為數不菲。儘管新移民可享稅務寬限期,但限期過後應繳多少稅款?如何才能合法避稅?本文將一一拆解。
無懼賣樓寬限期 一招避開英國環球稅【星之谷專欄 – 經濟日報】
英國向國民進行全球徵稅,新移民則有寬限期,只要港人抵英後9個月內將香港自住物業出售,則可豁免資產增值稅(Private Residence Relief),不少移民人士都知道。不過,如果限期內未能成功將港樓賣出,而香港物業已明顯變成非自住,這條數應該如何計算?又有沒有方法避開?